人物

《德华世界报》主编倪娜哈佛燕京演讲

演讲题目:
德国写作十五年
华文—灵魂的陪伴,通往家乡思念的通行证
(2017.10.19 19:30-22:00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演讲人:倪娜/笔名呢喃
 
尊敬的文学前辈、各位老师,文友大家好!
怀着敬拜和感恩之心从德国柏林飞行6386公里降临美国纽约,今天又从纽约驱车4个小时赶往波士顿,现在站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讲坛上,激动不已,也诚惶诚恐,这所历史悠久,享誉世界,学术排名世界第一,从这里走出了8位美国总统,13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文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的大学,也是我曾经的梦想和向往的高地,不胜荣幸,感谢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的主持人,《哈佛问学录》获奖作家张凤女士的诚挚相邀,在此我以一个海外华人书写者的身份,向荟萃这里走在世界前沿的中国文学学术专家、老师和华文作家致敬,分享我在海外生活十五年创作的身心感悟,旨在撞出火花,脑洞大开,虚心讨教。
语言是一个人的真正国度
旅居德国十五年,从个人的生活转变和工作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德文化的差异、华人融入德国社会的艰辛,移民如植物的拔根,插入另一土壤重新复活生长,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最初阶段面临语言关、乡愁关,之后的打工难、融入难则显得日益突出。
在海外这些年一边生活体验;一边工作写作,可以说我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从踏上德国国土的那一天起,自觉的比较视角,每一天都是在两种语境的切换中思维反应。中德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陌生的异域生活,曾让我焦虑、敏感、脆弱、寂寞,从什么都做过,到什么都干不长,最后真的什么都不想干了,一门心思搞创作,那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我曾经是个文学青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为人生之乐。上中学时酷爱文学,喜欢读诗、写诗,最早于1988年在当地报纸,发表了诗歌处女作《绿的底片》,由此一发不可收,同年被当地作家协会吸收,成为最年轻的会员。在国内我是学教育学的,曾经是中学历史老师,因年轻气盛,另辟蹊径,没有学过新闻学的我,竟然踏上新闻记者生涯的不归路。因写诗,走上文学、新闻写作之路,诗带我走向远方,哲思诗意的人生,诗歌如和风细雨,雨露滋润,让我慢慢地茁壮、丰满、成熟、领略人生的春夏秋冬四季风景,感悟世态炎凉、大千世界,以及世事的起伏变化和不可预测性。
文化的传承性使移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记忆,沉淀在血液里,是写作让我沉静下来,少了寂寞多了思考,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和能够做到的;特定的经历、经验和中德文化的资源,用文字表达内心诉求,让我直抒胸意,疏解我的思亲想家,异乡边缘人的尴尬不自在;母语写作是通往家乡路上的理由和记忆的寻找,过去的敏感、寂寞倒成为我的得天独厚。焕发了当年文艺青年的创作热情;找回自尊和存在的价值。在中西文化的熏陶和感知下,看待世界和问题的角度在改变,让我的爱国思乡更加真实深沉。自觉地搭就一条中德文化传播之桥,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我的写作天地扩大,视野更加开阔。
时光煮酒,岁月渐稠。记者的职业敏感和工作职责,加上对客居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对周边的人和事充满强烈的好奇,这时我产生强烈地表达欲望,期待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认识真实的欧洲和德国,2011年2月我在德国留学博士创办的报纸《欧华导报》发表处女作《面对灾难的思考》,被放置一版显要的位置,这对我来说意味着被人认可和承认,同年4月我的《外嫁女的酸甜苦辣》又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量最大的《华商报》首次发表,因为外嫁女的题材和立意引人关注,为此我因为这篇文章的刊登而出名,接下来我被《华商报》吸收为“本报记者”、除了柏林的新闻报导,还有每半个月一期的“呢喃细语”专栏撰稿任务,同时间我也给德国的第三家汉堡的报纸《欧洲新报》、美国《侨报》、《明报》等多家纸媒投稿,从2011年开始我先后是自由撰稿人、德国《华商报》记者、到《德华世界报》的主编,我的小说《一步之遥》就是在一边编写,一边刊登的紧张进程中成篇成书的。感恩一路走来,记者、作家一肩挑,留下汗水和欣慰,也留下许多启发和反思,探讨写什么,如何写?一直是相伴我的功课。
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风雅、阳春白雪,显然人性、思想性比文学性和文学表达形式的本身更为重要,比起那华丽的辞藻更让人信赖和具有说服力,光有对文学的热爱还远远不够,要拥有特例独行的思考,耐住寂寞的潜心写作,打持久战准备;要有社会担当精神,拥有全球大胸怀、大概念、大意识,守住作家的责任和使命。
一个来自俄罗斯的柏林女作家,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诗人,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写作类型,能够让我最贴近真实的人生。”这种写作类型正是纪实文学。她还说过:“我必须同时是作家、记者、社会学者、心理学家兼牧师”,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面临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世界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要求作家的身份也是复合型的多面手。
同时我又像个拾梦人,把海外旅居生活,一路走来眼前的异域风光、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权保障等方方面面,以异乡见闻分享给读者,用汉语与同胞及时分享,表达情怀,我体会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欧华作家高关中老师曾写过《呢喃:记者、作家一肩挑》,报道我的记者生涯和写作步履,我在新浪博客中写道:“以前是文学青年,现在是感慨中年,珍惜每天不同的瞬间,寻找活着的证据”。从中我找到了归宿感,写作成为我下半生的事业追求。
史铁生说过,活着不为了写作,写作为了活着
刚来德国时的确是语言障碍问题,无法与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在工作中经常发生误解和尴尬难堪。其实这在我来看,不仅是语言障碍的问题,而且还有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价值信仰等多方面的因素,德国是个宗教国家,无论国事还是家事,事事染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是一个在新中国无神论思想家庭环境下长大成人,自然感觉东西方的核心价值大相径庭。
客居德国梦里时常回到家乡,说来也怪,很少梦见过德国身边的人和事,正如尝遍天下餐,最爱家乡菜,可谓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不仅语言的障碍,文化、信仰、饮食上的差异,不愿意接受,又不得不入乡随俗,边缘人的不安、困惑,苦闷,纠结,以及语言、文化、价值观在心里上的抵触、冲撞,中西融合的异乡生活在短暂的好奇、欣喜兴奋之后,更多的是身份尴尬、思亲想家、漂泊不安。
为了早日融入主流社会,苦学语言、文化同时,有意结交不同类型的德国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结伴同行一起领略外边的大千世界,也走进教会接触和了解基督教教义,多年下来仍然感到与德国人之间还是有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尽管我乐于与德国人交往、喜欢德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人文,但是在精神上、文化上总是找不到归属感;另一方面远离祖国、汉语文化,语言长时间不用逐渐淡化,提笔忘字,中国的日新月异,一年不回家探望就有陌生感,几天不上网就有种疏离感;感觉自己是中德文化的边缘人,身份困惑,德语听得懂,但不能与之同等水平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在德国主流文化大背景下,不能高声论道,于是我给自己起个笔名叫“呢喃”,一只穿越东西,文化传播交流的大雁,雁过留声证明我的存在。
为稻粱谋。似乎从国内至国外,我一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总没有大块时间,安心进行长篇创作,除了大量的新闻题材外,大多是短篇的随笔、散文、游记、短篇小说、小小说、汉徘等,多年也很少吟诗抒怀,直到去年家父抱病入院,护理到离世这段经历对我的身心冲击非常大,庆幸是文学拯救我走出苦海,以诗纾解哀恸,找到了写诗的排泄口如井喷状态,国内诗界把我们这些转身回来写诗的人,定义为“新归来诗人”。那段时间我经常利用坐车、等车或者散步、度假路上的零碎时间,写诗歌群的作业,仅一年创作诗歌作品三百多首,陆续见诸国内外报端,其中六首诗歌分别荣获了世界华文诗歌三等奖和优秀诗歌奖。
文学即人学,探索人精神世界的秘密,便是文学的使命
在成长的道路上,以文学的达观、审美,浪漫情怀,以文字直击人间世相、世道人心,找回自己和华人生存的现实,探索活着的生命意义、精神信仰,更令我追求和深思。
远离祖国,更加关注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在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和中国人,更加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形象,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这样说来我们好像更加爱国,有国内国外的生活和对比,有理解、有宽容,更具反思性。在客居国里,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尽其所能,尽其所用,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做好中西、中德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
海外文学作家网络交流和媒体的平台,为我打开了创作的新天地。写作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客居、边缘生存也是一种人生,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抒写作者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对周遭大小环境的感慨、感叹,这种身份更能客观地思考和冷静地反思,更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准确地判断力,经过生活的磨砺,对比地研究地域文化现象,写作的过程即是思考、研究的过程,研墨、萃取,境界的提升过程。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先生,就是生于日本的英国移民作家,自诩为“国际主义作家”,他说,他不会用个人化的色彩去描述一段故事,而是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别让我走》,《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多部获奖作品,无不是跨文化、跨地域的多重视角,诠释边缘人的风景和心声,被边缘化的移民作家,也是书写表现角度的优势。
这些年多次应邀参加海内外华文作家会议和不拘一格的采风活动,去年应邀回国参加北京中国第二届华文作家大会,并荣幸在会上发言,一时间中国侨网等20多个国内外媒体,以《旅德作家倪娜:华文写作通往家乡思念的通行证》为题采访报道了我的心声,北京大学的女性论坛主持王红旗女士当时概括描述道:“她以一个中德边缘人在海外生活的身心体悟。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移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记忆,通过母语写作找到了通往家乡的汉语通行证,这让作者沉迷陶醉,将写作视为一种事业追求。之后又荣幸接受北京《作家网》主编冰峰先生的采访,我得到太多的肯定和鼓励,很惭愧在国内出版的作品太少。
以纪实文学《一步之遥》诠释中德之间文化的距离
随着对居住国的了解加深,我愈发认识到中德的差异不是一步之遥,随着我了解德国的越多,我越感到对德国的陌生,那时我刚刚通过德语语言入籍考试,此书就是在2006年那个燥热难耐的夏天开始动笔,之后陆续在德国《华商报》和《德华世界报》上连载的小说。我在序言中这样写到:
关于一个中国女人羽然和她的德国丈夫阿雷克斯中德婚姻情感的故事。以语言难、打工难、融入难等为经纬,再现了海外华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世界,直叙中德家庭,青春期PK更年期,虔诚基督徒 PK无神论者,中德文化差异,更是个大PK,他们彼此的碰撞、磨合,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牵手一起走过的路。
“Ein Schritt ist wie eine Unendlichkeit。”翻译成中文为“一步之遥”,一步的距离,是人与人之间世界最近又最远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彼此尊重和礼貌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舞者周旋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男女牵手的距离,或许是中国人与德国人的距离,抑或是中国和德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距离、差异和不同。
以纪实文学的笔法,突出故事性、趣味性,中德文化差异对比,以当华人难、当海二代的家长难、做德国人的妻子难等为经纬线,凸显青春期、更年期、宗教信仰的主题,矛盾冲突,直叙他们在德国日常生活中的磨合碰撞,中德文化的差异、交融、对比,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对德意志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海外生活的真实感怀。有悬念、意外、惊喜,力图展示一个立体真实的德国社会、华人生活,为当下正前呼后拥的移民们提个醒,为海外新移民入乡随俗以借鉴和思考。于是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典型代表人物:
1号羽然,如羽毛一样如轻若重的人物,来自一个大西北贫穷、保守落后的家庭,是个从小勤奋读书,倔强不认输的穷学生,为了改变命运,通过个人的奋斗打拼,走出山沟在首都北京上了大学、北漂生活的种种不容易,先是攀高枝嫁给了有社会背景的同事郭松的不如意,因生女孩而与重男轻女的郭家产生隔阂,导致与没有感情、没有共同语言的郭松决裂离婚,落魄成为单亲母亲,勇敢带女儿出走,过上独居生活。
2号德国白领帅哥阿雷克斯。他所代表的典型德意志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他来中国工作中偶然邂逅羽然,一见钟情,婚姻的各自不幸让他们产生共鸣,阿雷克斯万里北京求婚,感动了想爱不敢说爱的羽然,让一向思想守旧的她毅然弃工作而不顾,偷偷地带着女儿飘洋过海,躲开郭家监控视线,为了爱情来到德国,与阿雷克斯如意牵手。
蜜月期间阿雷克斯被派到南方接受经理人职业培训,他们的爱情面对现实生活酸甜苦辣咸的具体考验。在德国基督家教国家里,羽然一个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与虔诚基督徒之间的生活、价值观迥异不同,导致他们的相互猜疑、怨恨、矛盾不断升级,激化,两个角色的鲜明对擂、不同、差异,成为小说的一对主角和贯穿的主线,留下作者对人生意义思考和真爱本身的反省,升华。
尤其男女主角进入更年期以后,面对现实状况的不同态度,先是聚少离多不能团聚之苦,后是居多离少,导致阿雷克斯定期处走,之间的差异便逐渐暴露出来,移民华二代女儿接受中德双轨教育,正值青春期,困惑骚动不安,青春叛逆反抗,表现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学、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孩子的独立自主,自作主张,中国家长到了德国的无能为力,有口难言,三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演变战争,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各有理由、各有道理,既是传统的,文化的,社会的,又是宗教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的等多方因素所致,要入乡就要随俗、家长与孩子同步成长茁壮的路程,为此也留下作者的伏笔,让读者回味,思考,寻求人生的答案。
3号人物蓝雅,来自一个东北偏僻小城的护士,好高骛远、虚荣、自私、贪婪的多重性格塑造,自费来德国留学,因未过语言关而失学,无颜回国见举债缠身的父母。千方百计想留在德国,未婚流产、生下残疾儿子,先遭同胞丈夫抛弃,后被德国公务员丈夫送到警察局,沦落德国最底层的可怜人物,靠国家救济和残疾人保障金度日为生,度日如年。
中德多次婚姻的不幸,感情痛苦身心折磨、独立照料扶养残疾孩子,遭受德国丈夫的虐待、被孩子欺负的后妈、婆婆的高傲冷漠,歧视,让她变得更加坚强起来,愈战愈勇,为捍卫自己的权利,在法庭上争夺女儿抚养权抗争到底,享有德国的福利待遇,艰难中走出自己的人生。
4号人物中国留学生精英刘均。蓝雅一起留学的校友大哥,为了满足想吃中国饭和解决青春期性的饥渴,无耻地承认与蓝雅无爱而居的事实,蓝雅孤独离不开刘均,又被刘均玩弄股掌之中,在蓝雅最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却袖手旁观,让蓝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逃避为丈夫、做父亲责任而不顾,回国与旧情人同居过起小日子来,刘均的虚伪、丑恶、道貌岸然,让蓝雅深刻认清,学历和受教育程度与个人道德人品的不一致性。
5号人物阿雷克斯的咖啡女朋友-莎西,一个女同性恋者,德国业余写手,通俗小说作家,她的另类人生。他们的友谊交往让羽然误会生疑,当羽然目睹真像以后,方认识德国生活的多元自由开放的真实。
书中还用大量的笔墨描述德国和中国的人文景观,从羽然的心里到行为举止、华人的入乡随俗之路的艰难、对北京和柏林乃至她眼中世界的认识、转变、思考。书中涉及德国的医疗、保险、文化、教育、人文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2014年《牵手一起走过的路》在“第二届北京剧本推介会”展出,之后有导演和制片人找我谈过合作,我一直考虑还是先出版书,有了版权再谈拍片,据我了解,至今在中国还是在德国,好像还没有这方面的文学和影视题材,今年1月由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倪娜小说集》中,除了一篇长篇小说《一步之遥》外,即是《牵手一起走过的路》的修整版,同时还精选了小小说七篇和闪小说十一篇,均属“中国人在柏林”——德国华人移民海外生活的系列故事,与长篇小说前后呼应,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如有老师对我的书或拍电视剧有兴趣,会后请与我联系,欢迎洽谈合作,也期待此书能尽早在中国出版发行。
敬请各位前辈、老师,文友指教、雅正,为再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联系方式:nani-schueler@live.de
2017年10月19日 于 美国波士顿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