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南京大屠杀殉难者纪念日“动议案的是与非

同欣

 

11月28、 29日,新民主党国会议员关慧贞在国会两次提出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动议,被两度否决。11月29日,有一篇新闻稿和一篇文章提供了当时的一些背景信息。

12月1日,有一篇题为《究竟是谁反对,一目了然》 的文章(以下简称《究》文)在微信中流传,其主要论点如下:

1. 总理“最为支持”关慧贞议案。

2. 议长角色中立。

3. 议长点名保守党议员Garnett Genuis反对导致动议未获通过。

4. 关慧贞的动议是搞廉价政治偷袭和对该议题的不负责任。

 

现在我们来逐条分析:

1. 对关慧贞动议,《究》文称, “总理, 在议会也和普通议员一样,只是一票而已。而总理当时的回应,以“of Course”当然开始,是迄今为止最为支持的言论。”

11月28日下午3点5分国会辩论时,关慧贞问总理特鲁多应不应该设立纪念日:” On behalf of Order of Canada recipient Joy Kogawa and nearly 40,000 Canadians, I ask: Will the Prime Minister declare December 13 every year as Nanjing massacre commemorative day, yes or no?”。特鲁多没有回答,而是另做了一番感叹,避而不谈是否应该设立纪念日。

在关慧贞明确提问总理特鲁多对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动议的态度是 “yes or no?”时,特鲁多并不作答,他绕开提问,以of course 开头,可是后面跟的不是yes, 而是一大堆高大上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讲的道理。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总理的说辞虽然委婉动听,内容丰饶且包裹蜜糖,但对关慧贞动议的拒不作答所传达出来的回避和否定的含义却是公开、明确而清晰的,这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听懂的。

在这里,《究》文有意混淆支持纪念大屠杀死难者,和支持设立纪念日动议两个有关联但却在决定议案能否通过的节骨眼上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动词是”纪念“,主语可以是任何人(团体),宾语是”死难者“;后者动词是”设立“,主语是”总理/国会“, 宾语是”关慧贞动议“。 《究》文把总理的表态解释为支持动议,难道不是一种歪曲?

总理居于一国元首和自由党党领的高位,他的态度对全场之后的投票不可能不产生影响。总理的票虽然只是普通一票,但其表态的影响力却不可能等同于普通议员。《究》文所称 “总理回应以“of Course”当然开始,是迄今为止最为支持的言论。” 和 “总理和普通议员一样,只是一票而已。” 难道不是对总理的阻挠态度是导致关慧贞动议失败的重要原因的掩盖和粉饰?

2 和 3. 议长角色中立和点名保守党议员反对。

unanimous voice vote这种程序是听现场议员表态的声音,喊出来表达意见。由于口头投票的特点,人们接受到的信息有可能庞杂含混,并不清晰。据笔者了解到,国会投票结束后,记者一出会场就向多人询问他们各自的见闻。记者首先向华人自由党议员了解现场情况,但并没有得到明确的信息,该自由党议员也没有告诉记者他看到听到的是由于保守党议员反对导致动议失败。

关慧贞以及在场很多人观察到的是自由党议员Andrew Leslie 反对,这是现场大多数人的印象, “身在国会内的一些议员和观众席的一些嘉宾都说听到是自由党的Andrew Leslie喊反对,令动议被否决。”, 所以, 在28日傍晚的纪念南京1937的招待会和展览上,“来自全国的社区领袖都对自由党议员的反对表达不满”。这在关慧贞视频里有细节解释。在当时没有其它更权威信息的情况下,新闻报道以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关慧贞提供的信息为主要依据进行报道,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3天以后,《究》文作者查看并截取了国会辩论录像,称:“ 议长宣布时是这样说的:“ The honorable member from Sherwood Park—Fort (注:即 Garnett Genuis议员) said No.” ,由此《究》文得出了 ”由于保守党议员Garnett Genuis反对导致动议未获通过。“

可是,在3点10分的会议记录中,议长的记录是:Some hon. members: Agreed. Some hon. members: No. The Speaker: There is no unanimous consent. 记录说明说no 的不止一个人,且并没有记录 Sherwood Park-Ford said no, 为什么?

会议以记录为准,不以录像为准。录像中议长说了”Sherwood Park-Ford said no“,却没有进入记录,可能就是说错了,就是off the record,就是关慧贞后来核实的不是Garnett Genuis本意,不予记录。

“ 昨天我(关慧贞)亦跟那位被指反对动议的保守党议员Garnett Genuis谈过,他说他当时是对议长的程序有意见而非反对纪念日……”。

如果多人说yes,多人说no,何以议长只点名一个人,何以只记录一个人,显然不公平,所以记录上没有议长点名。

并且,议长点名保守党议员反对,不等于自由党议员没有反对,这有现场大量证人为证。《究》文因为录像中议长只点名保守党从而认定只有保守党议员反对动议,是在偷换概念。况且,议长点名保守党是多余的话,只要说有人反对动议就不能通过。如果现场多数人观察到的是自由党议员Andrew Leslie 发声反对,议长却只点名保守党,不点名其它反对的,是不公正的。如果我们知道这位议长是自由党,可能就不难明白其中原因。至于该议长是否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做到了中立,就只能大家各自去判断。

由于关慧贞之前跟保守党、绿党、魁人党沟通过,得到了他们支持该议案的答复,再加上关慧贞向Garnett Genuis求证过,得知他并非反对纪念日,因此关慧贞排除了保守党议员反对导致议案被否决,认定是她和多数人看到的“自由党的Andrew Leslie喊反对,令动议被否决”。

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11月28日的新闻报道并没有任何失实,它是在当时所获得信息的条件下,对现场情况的认知和反映,看得出来是尽了努力,力求接近客观情况。它也跟由关惠贞办公室29日提供的文章内容完全相符。《究》文对新闻报道“舆论误导”,”罔顾事实“的评论是批评其主观故意(恶意),这种夸大贬低才是不负责任的横加指责。

而且,《究》文对新闻报道“舆论误导”,”罔顾事实“的指责所引用的两段文字,出自关慧贞办公室文章,并不是28日新闻报道里的内容,虽然这种张冠李戴会给当事人和媒体造成负面影响,但我们仍然善意的认为这只是《究》文的一个失误。

3点10分是纠缠不清的事情,然而3点5分特鲁多不予回答关慧贞提问,却是证据确凿的。

4. 《究》文称黄素梅动议用了两年时间通过,而事实上,黄素梅66号动议是在之前79号法案眼看快要过期却没有通过可能的情况下,和各方协商达成的妥协,根本不是黄素梅一开始就打算用两年时间通过这个动议。《究》文把黄素梅的两年和关慧贞的两天做对比,把不具有可比性得两个议案扯在一起,指称关慧贞”偷袭”,”不负责任”,是否是对大众的误导和对关慧贞恶意攻击?

口头动议与普通议案各有利弊,否则也不会有口头动议这种形式。议员提出议案,都是希望它能成功,没有通不通过无所谓,就走口头议案,重要的就采取普通议案的道理。

我们当然不能说,关慧贞的计划很完美,但她和华人社区筹划这次行动并付出努力也有一年多时间。在并没有得到人口大省安省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关慧贞仍然收集到四万签名,得到日裔人士支持,并联系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支持这个动议,关慧贞及华人社区的付出是巨大的。在关慧贞28日傍晚纪念南京1937的招待会和展览上,她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切。要说对这个动议最寄予厚望的人,应该就是关慧贞。《究》文指责关慧贞动议“廉价”与“不负责任”,难道不是横加指责?

自由党是执政党,占多数席位。新民主党连官方反对党地位都没有,席位很少。把国会不能通过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归罪于关慧贞,显然是荒谬的。

联系到这几日在微信群中,有人称在去年5月份就有自由党的国会议员打算发起动议,指责现在新民主党关慧贞的动议打乱了自由党的部署,和《究》文中对关慧贞动议和有关的新闻、文章之种种指责,本人的观点是: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是需要各党派共同努力合作来达成的,同为炎黄子孙,我们在海外为80多年前惨死南京的30万华夏亡灵,和3千万在二战中牺牲在中国战区的同胞发声,把这段被隐匿在黑暗之中的历史昭告于天下,同时教育子孙后代铭记和不能忘怀历史的惨痛,为了人类千秋万代的和平,这是一件不容夹杂党派和个人私利的神圣事业,它是跨党派的,不独属于哪一个单独的政党。

我们应该支持关慧贞,无论成功与否。自由党华人国会议员如果有推动bill或motion我们会支持,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不能因为还没有的东西否定我们支持关慧贞的请愿。设立纪念日的阻碍在哪里,我们必须清楚,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不能用粉饰与掩盖欺弄同胞,同时,请让党争远离!

最后,我用关慧贞议员的呼吁结束此文:“希望支持纪念日的市民和社区领袖不要感到气馁,请大家继续不懈努力请愿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2018 年12月1日

附相关文章:

《加拿大国会未通过关慧贞议员关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的动议 》

《加拿大国会再次未通过关慧贞议员关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的动议 》

 

相关媒体转载:

3千万手机客户端《华人头条》

《渥京周末》

《健康生活报道 》

《中国华侨传媒网》